2010年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推进方案
一、基本思路
(一)能力分析
1、职业能力
根据课程内容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所能提升和解决的职业能力;
2、课程能力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核定课程对应专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课程相关能力。
(二)项目分类
1、根据专业和课程能力分解内容,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将所分解的能力进行项目分类;
2、序化或重组教学内容模块。依据职业能力和课程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重组,即:核定课程能力项目需要支撑的相关教学内容,形成能力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教学项目(模块)。
(三)拟定教学实施方案
1、根据课程能力项目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实施方案;
2、依据课程实施方案要求,研究制定课程实训方案,包括实训项目、实训方法、实训考核等内容的整体安排。实训方案可与教学实施方案一体化。
(四)行业企业调研
对专业能力、课程能力和实训方案所涉相关内容进行行业企业调研,主要目的在于考察专业能力和课程能力的界定是否合理、科学,教学实施方案和实训方案是否可行和易于操作。
(五)课程全面建设
按照建设方案全面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具体要求详见《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二、基本要求
(一)课程宏观设计
1、课程定位(性质与作用)
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且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上述内容主要通过以说课为主的40分钟录像来介绍的。重点内容包括:(1)课程设置(2)课程理念(3)课程体系的构建(4)课程目标等宏观方面的设计;
(二)课程内容选择与表现
1、课程内容选取(针对性和适用性)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针对性),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适用性)。
2、教学内容组织(组织与安排)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合理设计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
3、教学表现形式(教材及相关资料)
选用先进、适用教材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应当齐全,符合课程设计要求,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
通过以上三项,体现课程工学结合深度、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学习情景”载体的选择以及内容序化及体系科学性等方面内容。
(三)课程微观设计与实施(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
1、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2、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对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行合理设计。
3、教学手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现代手段应用)
(四)教学团队(主讲教师、队伍结构)
1、主讲教师的成果与影响力;
2、企业兼职教师比例和参与度。
要注意教师队伍结构(“双师”结构、专兼职比例)。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和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符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实施的要求;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有适当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
(五)课程教学的环境建设(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1、企业参与校内基地建设,实践环境真实性(生产性);
2、校外基地统筹规划,布点合理,功能明确。
(六)课程的网络教学与环境(课程网络资源)
1、教学资源建设是否紧扣课程教学设计;
2、网络资源丰富性、学习方便性、自主性怎么样。
(七)课程实施与成效
教学督导评价、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水平证书获取率高,相应技能竞赛获奖率高等。
(八)特色与成果(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因此精品课程必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特别是专业课程,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课程。课程设置合理,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作用。
三、任务安排
1、课程建设方案修订阶段(2010年7月至2010年10月)
主要根据课程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课程建设的具体方案,课程定位、课程体系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课程要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在建课程应于2010年10月20日前,将经过教研室主任审核、系主任审定的建设方案报送教务处。
2、课程建设阶段(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11月30日)
主要完成课程教学团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评价、课程特色等方面的建设工作;
3、课程验收阶段(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
首先由教研室和课程所在系验收,最后由学院组织验收。
各系需在2011年12月31日前完成验收工作,学院将于2012年3—4月份组织验收。提前完成精品课程建设任务的教学团队,经教研室和本系验收合格后,学院可组织提前验收。
四、经费管理
1、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需先规划,并提出建设方案,然后拨付一定建设经费。
2、学院对院级规划建设的精品课程项目提供经费支持,每门精品课程建设费为5000元。本次精品课程建设在提出建设方案,并经学院批准后先期拨付调研经费2000元。
3、凡学院提供了经费支持但未按期完成院级规划的精品课程项目,学院将追回所有经费,并在全院进行通报批评。
教务处
二〇一〇年六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