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1.
课程
设计︵
15
分
︶
1.1
定位
服务对象
充分考虑高职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及不同用户的学习需求,课程建设转型成效显著。
7
1.2
建设方式
校企合作
与行业企业合作设计、开发、使用、推广,充分体现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行业企业对课程建设的贡献大。
8
2.
持续
更新
与共
享︵
28
2.1
吸引力
网络浏览量
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课程网站访问量较大,资源下载次数多,被引用频繁。
10
2.2
内容更新
更新率
按照精品课程建设三年规划持续推进建设,上网课程内容每年更新率达到10%以上。
2.3
媒体应用
表现与传播方式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根据课程特点选择恰当表现形式和工具开发并汇集教学资源,便于用户浏览、下载、链接和使用,课程网站无访问限制或“无法访问”监控记录。
3.
教学
团队
︵
17
3.1
负责人
行业影响力与教学
承担本课程主要教学任务,工学结合的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主持(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项目,成效明显;更换负责人,也能保证后续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3.2
队伍
课程建设、教学工作
及时根据课程发展要求调整“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数量和比例;行业企业人员参与课程建设,并承担一定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
9
4.
资源
30
4.1
基本资源
专业教学支撑性
系统、完整、科学,反映本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资源配置及利用以与课程改革成果,有力支撑教学目标的实现。
4.2
拓展资源
社会服务覆盖面
涵盖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培养、岗位技能培训、新技术普及、职业素质养成等方面,反映本课程的持续建设成效,如各类典型新技术应用、生产案例等,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12
4.3
资源创新
原创性
原创性资源比例较高,引用非原创性资源,除指明作品的名称和作者的姓名(名称)外,均已获得许可使用的授权,知识产权清晰,符合技术标准。
5.
建设环境
5.1
管理支持
常态化
管理
学校建立利于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财、物管理制度,进入国家“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实现课程建设的常态化管理。
5
5.2
机制建设
难点突破
形成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学校间通力合作,师生与社会共建的长效建设机制,保证课程的高效使用和可持续建设与更新。
上一条:关于做好精品课程录像工作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做好精品课程录像工作的通知
[教务处]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教务处版权所有西安市长安区常宁新区鱼包头街123号邮编710100 电话:029-61289731